一種同步自動離合器雙向油阻尼結構,其特征在于:阻尼孔位于阻尼螺塞上,阻尼螺塞上加工有螺紋,阻尼螺塞與滑移件通過螺紋聯接在一起,在滑移件上設有多處相通油孔,這些油孔與阻尼螺塞上的阻尼孔相通,當阻尼結構起作用時,滑油可以通過多處油孔、阻尼孔,從一個油腔進入另一個油腔,滑油流經油孔、阻尼孔的過程中產生阻尼力,阻尼力作用在滑移件上。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調整阻尼特性時,可以有三種方式:①改變阻尼孔大小;②改變阻尼孔數量;③組合運用方式①及②。簡化了阻尼孔調整操作,減少了工作量,降低了勞動強度,同時可起到雙向阻尼作用,不但可有效減緩離合器接合過程末期滑移件產生的撞擊,而且在出現負載波動時,離合器脫開方向上的阻尼還可以防止離合器瞬時的脫嚙。(*該技術在2024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專利摘要】一種同步自動離合器雙向油阻尼結構,其特征在于:阻尼孔位于阻尼螺塞上,阻尼螺塞上加工有螺紋,阻尼螺塞與滑移件通過螺紋聯接在一起,在滑移件上設有多處相通油孔,這些油孔與阻尼螺塞上的阻尼孔相通,當阻尼結構起作用時,滑油可以通過多處油孔、阻尼孔,從一個油腔進入另一個油腔,滑油流經油孔、阻尼孔的過程中產生阻尼力,阻尼力作用在滑移件上。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調整阻尼特性時,可以有三種方式:①改變阻尼孔大??;②改變阻尼孔數量;③組合運用方式①及②。簡化了阻尼孔調整操作,減少了工作量,降低了勞動強度,同時可起到雙向阻尼作用,不但可有效減緩離合器接合過程末期滑移件產生的撞擊,而且在出現負載波動時,離合器脫開方向上的阻尼還可以防止離合器瞬時的脫嚙。【專利說明】同步自動離合器雙向油阻尼結構
:本專利技術涉及機械設備
,尤其是指一種同步自動離合器雙向油阻尼結構。
技術介紹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以來,以柴-燃聯合動力裝置、燃-燃聯合動力裝置等新型傳動裝置為主要形式的動力裝置以其優越的性能已艦船動力傳動裝置、鋼鐵行業BPRT節能機組中得到廣泛的應用。在上述聯合動力裝置中都需要一種全自動式離合器,按照動力系統的工況運行要求進行工況轉換,同步自動離合器就是這種全自動式工況轉換的關鍵部件。為了減少離合器接合過程末期產生的振動與撞擊,離合器的嚙合應具有緩沖機構,當出現負載波動時,離合器可能出現瞬時的脫嚙現象,為了防止該現象的出現,也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因此在離合器設計時采用雙向油阻尼機構用以解決上述問題。由于阻尼特性的復雜性,阻尼結構特性的計算結果、試驗結果及使用效果經常面臨不一致的情況,因此阻尼特性的最終確定是計算、試驗及使用情況相互反復修正的結果,這就要求阻尼結構的調整性好、操作性方便,工作量少。以往的阻尼結構的阻尼孔位于離合器內部,調整性較差,只有在對離合器完全分解后,才可能對阻尼結構進行調整,操作繁瑣、困難,工作量大。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同步自動離合器雙向油阻尼結構,簡化阻尼結構調整,便于操作。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以如下方式實現的:一種同步自動離合器雙向油阻尼結構,主要由滑移件、端環、阻尼螺塞、輸入件構成,其特征在于:阻尼孔位于阻尼螺塞上,阻尼螺塞上加工有螺紋,阻尼螺塞與滑移件通過螺紋聯接在一起,在滑移件上設有多處相通油孔,這些油孔與阻尼螺塞上的阻尼孔相通,當阻尼結構起作用時,滑油可以通過多處油孔、阻尼孔,從一個油腔進入另一個油腔,滑油流經油孔、阻尼孔的過程中產生阻尼力,阻尼力作用在滑移件上;滑移件圓周上設有圓周均布的多個螺紋孔,與螺紋孔相等數量的阻尼螺塞通過螺紋孔與滑移件螺紋聯接。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調整阻尼特性時,可以有三種方式:①改變阻尼孔大小:由于阻尼孔設置在阻尼螺塞上,只需更換不同阻尼孔徑的阻尼螺塞,即可達到改變阻尼孔大小的目的;②改變阻尼孔數量:由于滑移件預設有多個螺紋孔,每個螺紋孔內均有阻尼螺塞,當需要改變阻尼孔數量時,可以有選擇的使用帶阻尼孔的阻尼螺塞,剩余的螺紋孔內,放置不帶阻尼孔的阻尼螺塞,阻尼螺塞上不設阻尼孔時,相當于一個純粹的堵頭螺栓,意味著阻尼油路被堵死,滑油不會流經此油路,形不成阻尼力,達到阻尼孔數量的目的;③組合運用方式①及②:綜合運用方式①及②,同時改變阻尼孔大小及改變阻尼數量,達到調整阻尼特性的目的。阻尼螺塞設置在滑移件外部無障礙處,無需分解離合器,即可方便調整。簡化了阻尼孔調整操作,減少了工作量,降低了勞動強度,同時可起到雙向阻尼作用,不但可有效減緩離合器接合過程末期滑移件產生的撞擊,而且在出現負載波動時,離合器脫開方向上的阻尼還可以防止離合器瞬時的脫嚙?!緦@綀D】【附圖說明】:圖1傳統雙向阻尼結構;圖2為本專利技術雙向阻尼結構圖;圖3為本專利技術雙向阻尼結構初始位置;圖4為本專利技術雙向阻尼結構起作用時位置;圖5為本專利技術雙向離合器接合完成時阻尼結構位置;圖1中,1.輸入件,2.滑移件,3.端環,Z.阻尼孔;圖2中,1.輸入件,2.滑移件,3.阻尼螺塞,4.端環,Y.油孔,Z.阻尼孔?!揪唧w實施方式】:參照附圖,一種同步自動離合器雙向油阻尼結構,主要由輸入件1、滑移件2、阻尼螺塞3、端環4構成,其特征在于:阻尼孔位于阻尼螺塞3上,阻尼螺塞3上加工有螺紋,阻尼螺塞3與滑移件2通過螺紋聯接在一起,在滑移件2上設有多處相通油孔,這些油孔與阻尼螺塞3上的阻尼孔相通,當阻尼結構起作用時,滑油可以通過多處油孔、阻尼孔,從一個油腔進入另一個油腔,滑油流經油孔、阻尼孔的過程中產生阻尼力,阻尼力作用在滑移件2上;滑移件2圓周上設有圓周均布的多個螺紋孔,與螺紋孔相等數量的阻尼螺塞3通過螺紋孔與滑移件2螺紋聯接。調整阻尼特性時,可以有三種方式:①改變阻尼孔大小:由于阻尼設置在阻尼螺塞上,只需更換不同阻尼孔徑的阻尼螺塞,即可達到改變阻尼孔大小的目的;②改變阻尼孔數量:由于滑移件預設有多個螺紋孔,每個螺紋孔內均有阻尼螺塞,當需要改變阻尼孔數量時,可以有選擇的使用帶阻尼孔的阻尼螺塞,剩余的螺紋孔內,放置不帶阻尼孔的阻尼螺塞,阻尼螺塞上不設阻尼孔時,相當于一個純粹的堵頭螺栓,意味著阻尼油路被堵死,滑油不會流經此油路,形不成阻尼力,達到阻尼孔數量的目的。③組合運用方式①及②:綜合運用方式①及②,同時改變阻尼孔大小及改變阻尼數量,達到調整阻尼特性的目的。阻尼螺塞設置在滑移件外部無障礙處,無需分解離合器,即可方便調整。簡化了阻尼孔調整操作,減少了工作量,降低了勞動強度,同時可起到雙向阻尼作用,不但可有效減緩離合器接合過程末期滑移件產生的撞擊,而且在出現負載波動時,離合器脫開方向上的阻尼還可以防止離合器瞬時的脫嚙。在圖1中,傳統雙向阻尼結構,輸入件1、滑移件2、端環3共同構成了雙向阻尼結構。輸入件I的M面、滑移件2的P面及端環3形成阻尼油腔A、B,輸入件I上設有阻尼孔,阻尼孔圓周均布在輸入件I上。阻尼力可通過改變阻尼孔大小及阻尼孔數量調節。當需要調整阻尼特性時,需要改變阻尼孔大小或改變阻尼孔數量。在改變阻尼孔大小時,只能在原阻尼孔的基礎上進行孔徑增大,而不能減小,并且這個過程是不可逆,一旦阻尼孔徑需要減小,調整則變得困難。改變阻尼孔數量同樣存在上述問題。調整阻尼孔大小或改變阻尼孔數量時,操作上存在不便。由于阻尼特性調整是一個反復修正調整的過程,可能存在多次操作,而且阻尼孔位于阻尼結構內部,因此每次調整阻尼孔,必須將離合器全部分解,多次操作的工作量較大。在圖2中,本專利技術雙向阻尼結構,輸入件1、滑移件2、阻尼螺塞3、端環4共同構成了雙向阻尼結構。輸入件I的M面、滑移件2的P面及端環3形成阻尼油腔A、B,阻尼孔設置在阻尼螺塞3上。阻尼力可通過改變阻尼孔大小、改變阻尼孔數量或組合使用的方式加以調節,更換不同阻尼孔的螺旋螺塞,可方便的進行調整阻尼力。阻尼機構工作原理如下:離合器接合動作開始時,滑移件I向右滑移,以圖2所示方向為準,阻尼油腔A容積減小,在P、M面閉合前,滑油直接由阻尼油腔A進入阻尼油腔B,這時無滑油流經阻尼螺塞3上的阻尼孔及滑移件2上的油孔,不產生阻尼力,滑移件2繼續向右滑移,P、M面閉合后,滑油不能直接由阻尼油腔A進入阻尼油腔B,而是經過阻尼螺塞3上的阻尼孔、滑移件2上的油孔進入阻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同步自動離合器雙向油阻尼結構,主要由輸入件(1)、滑移件(2)、阻尼螺塞(3)、端環(4)構成,其特征在于:阻尼孔位于阻尼螺塞(3)上,阻尼螺塞(3)上加工有螺紋,阻尼螺塞(3)與滑移件(2)通過螺紋聯接在一起,在滑移件(2)上設有多處相通油孔,這些油孔與阻尼螺塞(3)上的阻尼孔相通,當阻尼結構起作用時,滑油可以通過多處油孔、阻尼孔,從一個油腔進入另一個油腔,滑油流經油孔、阻尼孔的過程中產生阻尼力,阻尼力作用在滑移件(2)上;滑移件(2)圓周上設有圓周均布的多個螺紋孔,與螺紋孔相等數量的阻尼螺塞(3)通過螺紋孔與滑移件(2)螺紋聯接。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魏君波,宋成軍,閆澤,王春玲,張祥,羅萌,王學志,陳克鑫,王勇帆,高緒文,仇實,
申請(專利權)人: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〇三研究所,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黑龍江;2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