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請公開了一種垂直起降無人飛行器,包括支架以及安裝于所述支架上的驅動系統,所述的驅動系統包括:一電機;多個旋翼,所述每個旋翼與電機之間分別設有一同步傳動機構,所述電機通過所述同步傳動機構分別驅動所述多個旋翼同速進行轉動。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無人飛行器設置有一個電機,并通過該電機驅動所有的旋翼同步進行轉動,由于僅設置一個電機,成本低,重量輕;而且相對于多個電機,一個電機所產生的高頻振動對航拍清晰度的影響得到較大的削弱;另外,通過一個電機同時驅動所有旋翼進行轉動,同步性容易控制。(*該技術在2024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專利摘要】本申請公開了一種垂直起降無人飛行器,包括支架以及安裝于所述支架上的驅動系統,所述的驅動系統包括:一電機;多個旋翼,所述每個旋翼與電機之間分別設有一同步傳動機構,所述電機通過所述同步傳動機構分別驅動所述多個旋翼同速進行轉動。本技術的無人飛行器設置有一個電機,并通過該電機驅動所有的旋翼同步進行轉動,由于僅設置一個電機,成本低,重量輕;而且相對于多個電機,一個電機所產生的高頻振動對航拍清晰度的影響得到較大的削弱;另外,通過一個電機同時驅動所有旋翼進行轉動,同步性容易控制。【專利說明】垂直起降無人飛行器
本申請屬于航拍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無人飛行器。
技術介紹
無人飛行器具有體積小、重量輕、費用低、操作靈活和安全性高的特點,可廣泛應用于航拍、監測、搜救、資源勘查等領域。現有技術中,無人飛行器一般包括多個旋翼,每個旋翼分別由一個電機進行驅動,其缺點在于:1、由于設置有多個電機,使得無人飛行器整體比較重;2、多個電機一起工作,其產生的高頻振動易對航拍清晰度產生影響;3、多個旋翼的同步性較難控制;4、現有多軸飛行器采用多電機直接驅動各自螺旋槳,在飛行器飛行中為了保持平衡,飛控系統需要頻繁地更改電機轉速。這種頻繁更改轉速會導致電機加快電力消耗。而且每個電機都有工作效率,電機數量越多,整機工作效率會越低。有鑒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種新型的無人飛行器。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提供一種無人飛行器,解決現有技術中無人飛行器重量大、航拍不清晰、電力消耗快、以及旋翼同步性難控制的問題。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本申請實施例公開一種無人飛行器,包括支架以及安裝于所述支架上的驅動系統,所述的驅動系統包括:一 電機;多個旋翼,所述每個旋翼與電機之間分別設有一同步傳動機構,所述電機通過所述同步傳動機構分別驅動所述多個旋翼同步進行轉動。優選的,在上述的無人飛行器中,所述同步傳動機構為同步傳動皮帶。優選的,在上述的無人飛行器中,所述每個旋翼分別與一轉子同步輪固定,所述同步傳動皮帶具有相對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套設于所述轉子同步輪的外側并驅動其進行轉動。優選的,在上述的無人飛行器中,所述電機的輸出端連接有與所述旋翼數量對應的多個側驅動同步輪,所述電機驅動所述多個側驅動同步輪同時進行轉動,所述每個同步傳動皮帶的第二端分別套設于對應側驅動同步輪的外側并被側驅動同步輪驅動。優選的,在上述的無人飛行器中,所述同步傳動皮帶的內表面與所述側驅動同步輪的外表面之間設有相嚙合的齒槽,所述同步傳動皮帶的內表面與所述轉子同步輪的外表面之間設有相嚙合的齒槽。優選的,在上述的無人飛行器中,所述支架包括平行設置的第一側桿和第二側桿,以及固定于所述第一側桿和第二側桿之間的主桿,所述主桿的兩端分別固定于所述第一側桿和第二側桿的中部,所述驅動系統包括四個旋翼,該四個旋翼分別安裝于所述第一側桿和第二側桿的四個端部。優選的,在上述的無人飛行器中,所述主桿內設有一可轉動主軸,所述電機的輸出軸連接一馬達同步輪,所述主軸上套設固定有一主驅動同步輪,所述馬達同步輪通過一同步驅動皮帶驅動所述主驅動同步輪轉動,所述側驅動同步輪套設固定于所述主軸上。優選的,在上述的無人飛行器中,所述同步驅動皮帶的內表面與馬達同步輪的外表面之間設有相嚙合的齒槽,所述主驅動同步輪的外表面設有與所述同步驅動皮帶內表面相哨合的齒槽。優選的,在上述的無人飛行器中,所述多個側驅動同步輪套設固定于同一圓桿上,所述電機驅動所述圓桿進行轉動。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優點在于:本技術的無人飛行器設置有一個電機,并通過該電機驅動所有的旋翼同步進行轉動,由于僅設置一個電機,成本低,重量輕;而且相對于多個電機,一個電機所產生的高頻振動對航拍清晰度的影響得到較大的削弱;另外,通過一個電機同時驅動所有旋翼進行轉動,各旋翼同步性幾乎完全一致。【專利附圖】【附圖說明】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申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申請中記載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圖1所示為本技術具體實施例中無人飛行器的立體示意圖;圖2所示為本技術具體實施例中無人飛行器另一角度的立體示意圖;圖3所示為本技術具體實施例中無人飛行器的爆炸示意圖;圖4所示為本技術具體實施例中雙頭主驅動同步輪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詳細的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參圖1至圖3所示,本技術實施例中,無人飛行器包括支架以及安裝于支架上的驅動系統。支架為一支撐平臺,其下方可以固定有起落架、航拍云臺等,其上方可以承載電源、電路板等部件。支架包括平行設置的第一側桿11和第二側桿12,第一側桿11和第二側桿12是兩根長度相同、直徑相同的空心圓桿。第一側桿11和第二側桿12之間固定有主桿13,主桿13為一空心圓桿,其兩端分別固定于第一側桿11和第二側桿12的中間位置,且主桿13優選垂直于第一側桿11和第二側桿12。在其他實施例中,主桿13也可以不垂直于第一側桿11和第二側桿12。第一側桿11、第二側桿12以及主桿的材質優選為碳纖維,易于想到的是,在滿足支撐強度的前提下,第一側桿11、第二側桿12以及主桿13可以采用其他材質,越輕越好。上述的支架,由于僅僅采用三根圓桿進行固定,結構簡單,而且最大化的降低了重量。驅動系統包括四個旋翼21,該四個旋翼21分別轉動設于第一側桿11和第二側桿12的四個端部。驅動系統還包括一電機22、一馬達同步輪23、一主驅動同步輪24、一同步驅動皮帶25和一主軸26。馬達同步輪23安裝于電機22的輸出軸上,主軸26轉動設于主桿13內,主驅動同步輪24套設于主軸26上并與主軸26固定,馬達同步輪23位于主驅動同步輪24的正上方,馬達同步輪23和主驅動同步輪24之間通過同步驅動皮帶25實現聯動。為了防止同步驅動皮帶25與馬達同步輪23以及主驅動同步輪24之間打滑,同步驅動皮帶25的內表面與馬達同步輪23的外表面之間設有相嚙合的齒槽,主驅動同步輪24的外表面也設有與同步驅動皮帶25內表面相嚙合的齒槽。每個旋翼21的下方連接一沿豎直方向的驅動軸28,驅動軸28的底端套設并固定一轉子同步輪29。主軸26的兩端分別套設固定有一雙頭主驅動同步輪27 ( —體成型的兩個側驅動同步輪),參圖4所示,每個雙頭主驅動同步輪27并排設有兩個驅動部,兩個驅動部分別與兩個同步傳動皮帶30的一端連接,同步傳動皮帶30的另一端套設于一轉子同步輪29的外側并可驅動轉子同步輪29進行轉動。同步傳動皮帶30與雙頭主驅動同步輪27以及轉子同步輪29的接觸面之間設有相嚙合的齒槽,以防止打滑。需要說明的是,雙頭主驅動同步輪27也可以是兩個獨立的同步輪,每個同步輪分別與一同步傳動皮帶連接。上述的驅動系統的作動原理如下: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無人飛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以及安裝于所述支架上的驅動系統,所述的驅動系統包括:一電機;多個旋翼,所述每個旋翼與電機之間分別設有一同步傳動機構,所述電機通過所述同步傳動機構分別驅動所述多個旋翼同步進行轉動。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楊華東,許劍,吳奇才,
申請(專利權)人:江蘇艾銳泰克無人飛行器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江蘇;3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