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車螺紋機構,特別指一種數控立車車螺紋機構。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安裝在底座內的數控立車車螺紋機構,包括齒輪變速部分和編碼器部分,所述的齒輪變速部分包括齒軸Ⅲ、Ⅳ軸和主軸,設置在齒軸Ⅲ上的螺旋傘齒輪和設置在Ⅳ軸上的螺旋傘齒輪嚙合,設置在Ⅳ軸上的斜齒輪和設置在主軸上的大齒圈嚙合;所述的編碼器部分包括Ⅱ軸、Ⅰ軸和設置在Ⅰ軸上的編碼器,設置在Ⅱ軸上的齒輪3和齒軸Ⅲ嚙合,設置在Ⅱ軸上的齒輪和設置在Ⅰ軸上的齒輪嚙合。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使數控立車由原來的不能切螺紋變成了可能,且安裝、操作相當方便,對于稍大型需切螺紋的工件,可在這種數控立車上一次裝夾完成多道工序,提高了工作效率及產品精度。?(*該技術在2023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專利摘要】本技術涉及車螺紋機構,特別指一種數控立車車螺紋機構。本技術安裝在底座內的數控立車車螺紋機構,包括齒輪變速部分和編碼器部分,所述的齒輪變速部分包括齒軸Ⅲ、Ⅳ軸和主軸,設置在齒軸Ⅲ上的螺旋傘齒輪和設置在Ⅳ軸上的螺旋傘齒輪嚙合,設置在Ⅳ軸上的斜齒輪和設置在主軸上的大齒圈嚙合;所述的編碼器部分包括Ⅱ軸、Ⅰ軸和設置在Ⅰ軸上的編碼器,設置在Ⅱ軸上的齒輪3和齒軸Ⅲ嚙合,設置在Ⅱ軸上的齒輪和設置在Ⅰ軸上的齒輪嚙合。本技術使數控立車由原來的不能切螺紋變成了可能,且安裝、操作相當方便,對于稍大型需切螺紋的工件,可在這種數控立車上一次裝夾完成多道工序,提高了工作效率及產品精度。【專利說明】一種數控立車車螺紋機構
本技術涉及車螺紋機構,特別指一種數控立車車螺紋機構。
技術介紹
一般的切螺紋工序是在臥式車床上完成的,且常規生產的立式車床,采用齒輪、皮帶輪機械變速,由于主軸結構原因,不能安裝編碼器直觀地在操縱面板上反映出主軸速度,而切螺紋就必須用精確的主軸速度,通過系統自動計算進給速度才能切出正確的螺紋,因此要想辦法在操縱面板上得到精確的主軸速度。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針對
技術介紹
中存在的缺點和問題加以改進和創新,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安裝容易,操作方便且能提高工作效率和產品精度的數控立車車螺紋機構。本技術的技術方案是構造一種安裝在底座內的數控立車車螺紋機構,包括齒輪變速部分和編碼器部分,其中:所述的齒輪變速部分包括齒軸II1、IV軸和主軸,設置在齒軸III上的螺旋傘齒輪和設置在IV軸上的螺旋傘齒輪嚙合,設置在IV軸上的斜齒輪和設置在主軸上的大齒圈嚙合;所述的編碼器部分包括II軸、I軸和設置在I軸上的編碼器,設置在II軸上的齒輪和齒軸III嚙合,設置在II軸上的齒輪和設置在I軸上的齒輪嚙合。本技術的優點及有益效果:1.本技術使數控立車由原來的不能切螺紋變成了可能,且安裝、操作相當方便,從而擴充了立車功能,滿足了用戶需要。2.本技術安裝了編碼器直觀地在操縱面板上反映出主軸速度,使切出的螺紋非常精確。3.本技術裝在現有底座內,一次性安裝到位,無須調試,性能穩定。4.對于稍大型需切螺紋的工件,可在這種數控立車上一次裝夾完成多道工序,包括車外圓、內孔、圓弧面、錐面、切槽、切螺紋等,提高了工作效率及產品精度。【專利附圖】【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裝配圖之一。圖2是本技術裝配圖之二。【具體實施方式】由圖1至2可知,本技術安裝在底座9內,包括齒輪變速部分和編碼器部分,其中:所述的齒輪變速部分包括齒軸III 2、IV軸14和主軸16,設置在齒軸III 2上的螺旋傘齒輪12和設置在IV軸14上的螺旋傘齒輪13嚙合,設置在IV軸14上的斜齒輪15和設置在主軸16上的大齒圈17嚙合;所述的編碼器部分包括II軸6、I軸7和設置在I軸7上的編碼器10,設置在II軸6上的齒輪3和齒軸III 2嚙合,設置在II軸6上的齒輪4和設置在I軸7上的齒輪5嚙合。本技術所述的螺旋傘齒輪12和螺旋傘齒輪13垂直相交。本技術所述的編碼器10與數控系統連接,編碼器10外設有蓋11。本技術所述的I軸7上設有油封8。本技術所述的齒軸III 2到主軸16的傳動比與齒軸III 2到I軸7的傳動比相同。本技術的工作原理:本技術的主軸16速度由齒輪變速得到,即齒軸III 2到主軸16的傳動比為20:105,齒軸III 2和IV軸14裝一對垂直相交的螺旋傘齒輪改變速度方向;現齒軸III 2帶動齒輪3旋轉,齒輪4帶動齒輪5旋轉,由齒軸III 2到I軸7傳動比也為20:105,這樣I軸速度等同于主軸速度。將編碼器10裝在I軸7上,I軸速度反饋到編碼器10,編碼器10連入數控系統,操縱面板上就能真實、直觀地反映出主軸速度。由主軸速度和螺紋螺距,系統自動計算出進給速度(進給速度=主軸速度*螺距),就能切出正確的螺紋了。本技術所述的實施例僅僅是對本技術的優選實施方式進行的描述,并非對本技術構思和范圍進行限定,在不脫離本技術設計思想的前提下,本領域中工程技術人員對本技術的技術方案作出的各種變型和改進,均應落入本技術的保護范圍,本技術請求保護的
技術實現思路
,已經全部記載在權利要求書中。【權利要求】1.一種數控立車車螺紋機構,安裝在底座(9)內,其特征在于包括齒輪變速部分和編碼器部分,其中: 所述的齒輪變速部分包括齒軸III (2)、IV軸(14)和主軸(16),設置在齒軸III (2)上的螺旋傘齒輪(12)和設置在IV軸(14)上的螺旋傘齒輪(13)嚙合,設置在IV軸(14)上的斜齒輪(15)和設置在主軸(16)上的大齒圈(17)嚙合; 所述的編碼器部分包括II軸(6)、I軸(7)和設置在I軸(7)上的編碼器(10),設置在II軸(6)上的齒輪(3)和齒軸III (2)嚙合,設置在II軸(6)上的齒輪(4)和設置在I軸(7)上的齒輪(5)嚙合。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數控立車車螺紋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旋傘齒輪(12)和螺旋傘齒輪(13)垂直相交。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數控立車車螺紋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編碼器(10)與數控系統連接,編碼器(10)外設有蓋(11)。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數控立車車螺紋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I軸(7)上設有油封(8)。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數控立車車螺紋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齒軸111(2)到主軸(16)的傳動比與齒軸III(2)到I軸(7)的傳動比相同。【文檔編號】B23G3/00GK203610804SQ201320841998【公開日】2014年5月28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20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20日 【專利技術者】萬小平, 李元輝 申請人:岳陽中卓機床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數控立車車螺紋機構,安裝在底座(9)內,其特征在于包括齒輪變速部分和編碼器部分,其中:所述的齒輪變速部分包括齒軸Ⅲ(2)、Ⅳ軸(14)和主軸(16),設置在齒軸Ⅲ(2)上的螺旋傘齒輪(12)和設置在Ⅳ軸(14)上的螺旋傘齒輪(13)嚙合,設置在Ⅳ軸(14)上的斜齒輪(15)和設置在主軸(16)上的大齒圈(17)嚙合;所述的編碼器部分包括Ⅱ軸(6)、Ⅰ軸(7)和設置在Ⅰ軸(7)上的編碼器(10),設置在Ⅱ軸(6)上的齒輪(3)和齒軸Ⅲ(2)嚙合,設置在Ⅱ軸(6)上的齒輪(4)和設置在Ⅰ軸(7)上的齒輪(5)嚙合。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萬小平,李元輝,
申請(專利權)人:岳陽中卓機床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