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輥壓機主軸承的組合密封結構,包括輥軸、軸套、軸承座、透蓋、密封擋板和密封環,所述輥軸通過軸套和軸承安裝在軸承座上,所述透蓋套在輥軸上并與軸承座的外端面密封連接,透蓋與軸套之間的接觸面設有密封圈,且所述透蓋設有加油孔,該加油孔貫通至透蓋與軸套的接觸面;所述密封擋板設在透蓋的外側;所述密封環套在輥軸上并與軸套端部形成過盈配合,且密封環處于密封擋板外側,并與透蓋之間形成密封連接。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通過兩道旋轉油封與迷宮密封的設計,阻止和減少雜質等的進入,保證旋轉油封的使用壽命。(*該技術在2023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輥壓機主軸承的組合密封結構,包括輥軸、軸套、軸承座、透蓋、密封擋板和密封環,所述輥軸通過軸套和軸承安裝在軸承座上,所述透蓋套在輥軸上并與軸承座的外端面密封連接,透蓋與軸套之間的接觸面設有密封圈,且所述透蓋設有加油孔,該加油孔貫通至透蓋與軸套的接觸面;所述密封擋板設在透蓋的外側;所述密封環套在輥軸上并與軸套端部形成過盈配合,且密封環處于密封擋板外側,并與透蓋之間形成密封連接。本技術通過兩道旋轉油封與迷宮密封的設計,阻止和減少雜質等的進入,保證旋轉油封的使用壽命。【專利說明】一種輥壓機主軸承的組合密封結構
本技術主要涉及輥壓機的軸承密封結構。
技術介紹
輥壓機由于其顯著的節能、增產等優點,被廣泛應用于水泥工業的生料、熟料的粉磨中,除此之外,其還可以用來粉磨礦石、礦渣、煤炭、化工原料等脆性物料。輥壓機是一種高壓料層粉磨設備,其主軸承屬于重載軸承,工況條件主要是低速、重載、沖擊載荷和振動。在運行時,輥壓機主軸承工況條件惡劣,其中活動輥及其軸承座還在機架上前后滑動及偏擺,輥壓機擠壓物料時產生大量的細粉,同時整個粉磨車間運行環境也很惡劣,必須采用可靠的密封結構來保證主軸承的良好工作環境,防止主軸承由于進入雜質而導致損壞。目前的輥壓機主軸承密封結構多采用兩組唇形密封圈或者唇形密封圈結合V形密封圈等形式的密封結構。由于該密封在軸承座的內側,在磨損或損壞后無法進行檢查和維護,一旦損壞極易導致主軸承的損壞,而更換主軸承及內側密封必須拆卸輥壓機上部的進料溜子、進料裝置、機架、減速機、管路及電氣元件等,最后吊出輥子檢修,檢修更換周期長,同時主軸承作為輥壓機的關鍵零部件,價格高、供貨周期長,損壞后直接和間接損失均較大,因此必須采用一種可靠的密封結構來保證主軸承的良好運行環境。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陷和技術問題,本技術提供了一種輥壓機主軸承的組合密封結構,克服了目前輥壓機主軸承密封結構可靠性差、零部件壽命低的缺點。。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輥壓機主軸承的組合密封結構,包括輥軸、軸套、軸承座、透蓋、密封擋板和密封環,所述輥軸通過軸套和軸承安裝在軸承座上,所述透蓋套在輥軸上并與軸承座的外端面密封連接,透蓋與軸套之間的接觸面設有密封圈,且所述透蓋設有加油孔,該加油孔貫通至透蓋與軸套的接觸面;所述密封擋板設在透蓋的外側;所述密封環套在輥軸上并與軸套端部形成過盈配合,且密封環處于密封擋板外側,并與透蓋之間形成密封連接。作為優選,所述透蓋與軸套之間接觸面沿軸向設有2個唇形密封圈,且兩個唇形密封圈中間設有間隔圈,該間隔圈的油口與透蓋的加油孔相連。作為優選,所述密封環為凸臺結構,并與透蓋之間形成迷宮形密封。作為優選,所述密封環設有V形密封圈,并與密封擋板形成旋轉油封。作為優選,所述密封擋板的內圈為迷宮結構。有益效果:相對于現有技術,本技術具有以下優點:在旋轉油封外側,均設有迷宮密封,阻止和減少雜質等的進入,保證旋轉油封的使用壽命;兩道旋轉油封與迷宮密封的設計,大大提高了密封的可靠性;運行時,輥壓機潤滑系統將潤滑脂通過透蓋的油孔和唇形密封圈之間的間隔圈不斷加入到密封腔體中,最后經外部的迷宮密封處排出,既可保證旋轉油封的密封效果,還可帶走密封腔體中的雜質等,保證良好的密封效果。【專利附圖】【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其中,透蓋1、0形密封圈2、軸承座3、注油孔4、密封擋板5、唇形密封圈6、軸承7、間隔圈8、軸套9、輥軸10、密封環11、V形密封圈12。【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和附圖,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詳細說明。如圖1所示,一種輥壓機主軸承的組合密封結構,軸承安裝在軸承座內,透蓋安裝在軸承座的外端面,由安裝在透蓋上的0形密封圈形成靜密封。透蓋上安裝有兩組唇形密封圈,兩組唇形密封圈之間設置了帶油口的間隔圈,間隔圈的油口與透蓋上的加油孔相連,唇形密封圈在軸向由密封擋板固定。密封擋板通過螺栓固定在透蓋的外端面上,且密封擋板的內圈為迷宮結構,外圈與透蓋配合。密封環和軸套通過過盈聯接安裝在輥軸上,V形密封圈安裝在密封環上,與密封擋板形成旋轉油封。透蓋內側設計為凹槽形式,密封環為凸臺結構,兩者形成迷宮密封。輥壓機工作時,唇形密封圈與軸套形成旋轉油封,其外部為密封擋板與密封環、軸套形成的迷宮密封,再外部為V形密封圈與密封擋板形成的旋轉油封,最外部為透蓋與密封環形成迷宮密封。潤滑脂定時從透蓋的加油孔加入,最后從密封環與透蓋間的迷宮處排出。輥壓機進行大修或檢查、更換主軸承時,必須對軸承座內側的唇形密封圈和V形密封圈同時進行檢查,如有必要,必須及時更換,以保證主軸承的良好運行環境。本技術大大提高主軸承密封結構的可靠性,保證了唇形密封圈、V形密封圈和主軸承等的使用壽命,經濟效益明顯。【權利要求】1.一種輥壓機主軸承的組合密封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輥軸、軸套、軸承座、透蓋、密封擋板和密封環,所述輥軸通過軸套和軸承安裝在軸承座上,所述透蓋套在輥軸上并與軸承座的外端面密封連接,透蓋與軸套之間的接觸面設有密封圈,且所述透蓋設有加油孔,該加油孔貫通至透蓋與軸套的接觸面;所述密封擋板設在透蓋的外側;所述密封環套在輥軸上并與軸套端部形成過盈配合,且密封環處于密封擋板外側,并與透蓋之間形成密封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輥壓機主軸承的組合密封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透蓋與軸套之間接觸面沿軸向設有2個唇形密封圈,且兩個唇形密封圈中間設有間隔圈,該間隔圈的油口與透蓋的加油孔相連。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輥壓機主軸承的組合密封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環為凸臺結構,并與透蓋之間形成迷宮形密封。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輥壓機主軸承的組合密封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環設有V形密封圈,并與密封擋板形成旋轉油封。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輥壓機主軸承的組合密封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擋板的內圈為迷宮結構。【文檔編號】F16J15/32GK203604655SQ201320761222【公開日】2014年5月21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26日 優先權日:2013年11月26日 【專利技術者】景國泉, 王逵, 張賡韶, 王軍 申請人:中材裝備集團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輥壓機主軸承的組合密封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輥軸、軸套、軸承座、透蓋、密封擋板和密封環,所述輥軸通過軸套和軸承安裝在軸承座上,所述透蓋套在輥軸上并與軸承座的外端面密封連接,透蓋與軸套之間的接觸面設有密封圈,且所述透蓋設有加油孔,該加油孔貫通至透蓋與軸套的接觸面;所述密封擋板設在透蓋的外側;所述密封環套在輥軸上并與軸套端部形成過盈配合,且密封環處于密封擋板外側,并與透蓋之間形成密封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景國泉,王逵,張賡韶,王軍,
申請(專利權)人:中材裝備集團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