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植物繁殖領域,涉及一種椰子育苗方法,具體涉及一種椰子水化育苗法。
技術介紹
椰子(Cocos?nucifera?L.)是一種典型的多年生熱帶木本油料和食品能源作物,也是熱帶海岸常見樹種,常綠喬木。在我國,椰子在海南能正常開花結果,并具有2000多年栽培歷史。椰子全身是寶,用途十分廣泛,椰木、椰殼、椰葉、椰衣纖維、椰水和椰肉等產品均能加工利用,深受人們的喜愛。國際糧農組織(FAO)對發展椰子產業十分重視,認為種椰子是解決熱帶地區人民對蛋白質、脂肪和能源需要及增加農民就業機會,促使農民脫貧致富的重要途徑。我國椰子種質資源類型單一,通過引進國外種質資源進行適應性研究,有利于解決我國椰子產業發展過程中存在的種質資源缺乏、品種更新難的問題,縮短育種時間,加速育種進程。椰子一般有兩種育苗途徑,一種傳統種果繁殖,另一種是組培繁育即種胚繁育。目前,生產上以種果繁育為主,極少采用種胚繁育。傳統種果繁育簡單,但是周期長,大約需要1年,這樣不能滿足生產需要。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椰子水化育苗法,采用種果催芽、誘發根系、加快根系及種苗生長等途徑,有效地縮短育種時間,具有操作方便、周期短、成苗率高等特點,適于工廠生產的要求。本專利技術所采用的技術方案:一種椰子水化育苗法,包括種果催芽階段、種苗幼根生長階段和種苗生長階段,其步驟如下:1、種果催芽階段r>在育苗地修建育苗池,在水池的上方覆蓋剛性網,之后在剛性網上排放椰果,果蒂向下呈15~55°,并接觸水面;70~80%遮陽網遮蔭處理,30~40天后胚芽萌發;待胚芽生長至1~3cm時,胚芽的胚根開始萌動,期間更換水1~2次。2、種苗幼根生長階段待胚芽胚根開始萌動后,在育苗池內按0.05~0.1mg/m3的量加入吲哚乙酸(IAA),促進根系的生長;30~40天后胚根萌發側根,期間更換育苗池內水1~2次。3、種苗生長階段待胚根側根生長30~40天后,向育苗池加入營養混合物以促苗茁壯生長,在其生長50~80天后轉入育苗袋或出圃。所述營養混合物是由氯化鉀、氯化鈉、硫酸鎂、EDTA-鐵和硫酸鋅混合而成,加入量是在每立方水中分別加入氯化鉀100~200g、氯化鈉120~240g、硫酸鎂330~385g、EDTA-鐵20~40g、硫酸鋅0.2~1.4g。所述育苗池的長、寬、深分別為50~100米、10~20米、30~50cm。本專利技術工藝簡單,采用遮陽、水化條件下誘導椰果萌發、通過增加營養元素促進椰子苗快速生長,進一步縮短椰子繁育過程,具有操作方便、周期短、移栽成活率高等特點,適于工廠生產的要求。附圖說明圖1是不同品種椰子在水化條件下胚芽萌發情況。圖2是椰子水化條件下與傳統種果繁育條件下胚芽萌發情況。圖3是不同品種椰子在水化條件下胚根萌動情況。圖4是椰子水化條件下與傳統種果繁育條件下胚根萌動情況。圖5是不同品種椰子在水化條件下側根萌發情況。圖6是椰子水化條件下與傳統種果繁育條件下側根萌發情況。圖7是不同品種椰子在水化條件下種苗生長量情況。圖8是椰子水化條件下與傳統種果繁育條件下種苗生長量情況。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描述。以下實施例用于說明本專利技術,但不用來限制本專利技術的范圍。下列實施例中未注明具體條件的實驗方法,通常按照常規條件,或按照制造廠商所建議的條件。實施例1、在育苗地修建四個寬20米、長80米、深40cm的水池作為育苗池,在育苗池的上方覆蓋寬20米、長度80米的鍍鋅鐵絲網,網孔為2×2cm~3×3cm。之后在四個育苗池的鍍鋅鐵絲網上分別排放不同品種的椰果,分別為本地高種、文椰2號、文椰3號、文椰4號。果蒂向下呈15~55°,并接觸水面,75%遮陽網遮蔭處理。30~40天,胚芽萌發,催芽過程記錄相關數據,結果如圖1所示。胚芽生長至1~3cm時,椰子胚根開始萌動,記錄胚根萌動數據,結果如圖3所示,期間更換水2次。對照:在育苗地附近建設育苗圃,采用傳統椰子種果繁育方式進行催芽,催芽過程記錄相關數據,結果如圖2所示。待胚根開始萌動,記錄胚根萌動數據,結果如圖4所示。2、待胚芽胚根開始萌動后,在四個育苗池內分別按0.06mg/m3、0.08mg/m3、0.09mg/m3、0.1mg/m3的量加入吲哚乙酸(IAA),促進根系的生長;30~40天后胚根萌發側根,期間更換育苗池內水1~2次,記錄胚根側根萌發數據,結果如圖5所示。對照:記錄傳統椰子種果繁育方式的胚根側根萌發數據,結果如圖6所示。3、待胚根側根生長30~40天后,向育苗池加入營養混合物以促苗茁壯生長,四個育苗池營養混合物的加入量分別為(每立方水):(1)氯化鉀130g、氯化鈉170g、硫酸鎂365g、EDTA-鐵37g、硫酸鋅1.3g。(2)氯化鉀150g、氯化鈉180g、硫酸鎂375g、EDTA-鐵34g、硫酸鋅1.0g。(3)氯化鉀170g、氯化鈉210g、硫酸鎂350g、EDTA-鐵26g、硫酸鋅0.7g。(4)氯化鉀190g、氯化鈉220g、硫酸鎂335g、EDTA-鐵23g、硫酸鋅0.4g。在其生長50~80天后轉入育苗袋或出圃。記錄種苗生長量數據,結果如圖7所示。對照:記錄傳統椰子種果繁育方式的種苗生長量數據,結果如圖8所示。由結果可以看出,本專利技術通過采用遮陽、水化條件下誘導、增加營養元素促進生長等技術手段,在胚芽萌發率、胚根萌動率、胚根側根萌發率、種苗生長量等方面都大大優于傳統種果繁育,進一步縮短椰子繁育過程,具有操作方便、周期短、移栽成活率高等特點,適于工廠生產的要求。以上所述僅是本專利技術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
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專利技術技術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椰子水化育苗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種果催芽階段、種苗幼根生長階段和種苗生長階段,其步驟如下:1)、種果催芽階段在育苗地修建育苗池,在水池的上方覆蓋剛性網,之后在剛性網上排放椰果,果蒂向下呈15~55°,并接觸水面;70~80%遮陽網遮蔭處理,30~40天后胚芽萌發;待胚芽生長至1~3cm時,胚芽的胚根開始萌動,期間更換水1~2次;2)、種苗幼根生長階段待胚芽胚根開始萌動后,在育苗池內按0.05~0.1mg/m3的量加入吲哚乙酸,促進根系的生長;30~40天后胚根萌發側根,期間更換育苗池內水1~2次;3)、種苗生長階段待胚根側根生長30~40天后,向育苗池加入營養混合物以促苗茁壯生長,在其生長50~80天后轉入育苗袋或出圃;所述營養混合物是由氯化鉀、氯化鈉、硫酸鎂、EDTA?鐵和硫酸鋅混合而成,加入量是在每立方水中分別加入氯化鉀100~200g、氯化鈉120~240g、硫酸鎂330~385g、EDTA?鐵20~40g、硫酸鋅0.2~1.4g。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椰子水化育苗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種果催芽階段、種苗幼根生長
階段和種苗生長階段,其步驟如下:
1)、種果催芽階段
在育苗地修建育苗池,在水池的上方覆蓋剛性網,之后在剛性網上排放椰
果,果蒂向下呈15~55°,并接觸水面;70~80%遮陽網遮蔭處理,30~40天后
胚芽萌發;待胚芽生長至1~3cm時,胚芽的胚根開始萌動,期間更換水1~2
次;
2)、種苗幼根生長階段
待胚芽胚根開始萌動后,在育苗池內按0.05~0.1mg/m3的量加入吲哚乙酸,
促進根系的生長;30~40天后胚根萌發側根,期間更換...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孫程旭,范海闊,張軍,陳思婷,
申請(專利權)人: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椰子研究所,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