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旋轉螺桿驅動裝置制造方法及圖紙

    技術編號:10040446 閱讀:1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14 11:06
    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旋轉螺桿驅動裝置、尤其是用于車輛中的調節裝置的旋轉螺桿驅動裝置,所述旋轉螺桿驅動裝置包括:螺桿;與所述螺桿不可相對轉動地連接的蝸輪;容納所述蝸輪的殼體;安裝到所述殼體中的止動元件;構造在所述止動元件上的第一止動墊片,所述第一止動墊片在所述蝸輪的第一側面上用作所述蝸輪或者所述螺桿的軸向止擋;構造在所述止動元件上的第二止動墊片,所述第二止動墊片在所述蝸輪的第二側面上用作所述蝸輪或者所述螺桿的軸向止擋;其中在所述止動元件中構造有第一螺栓容納部;以及其中在所述殼體中構造有與所述第一螺栓容納部對中心的第二螺栓容納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旋轉螺桿驅動裝置、尤其是用于車輛中的調節裝置的旋轉螺桿驅動裝置。所述旋轉螺桿驅動裝置例如用于調節車輛座椅。
    技術介紹
    通常情況下,旋轉螺桿驅動裝置包括螺桿,在該螺桿上安裝有螺桿螺母。在旋轉螺桿的一端上不可相對轉動地布置有蝸輪。所述蝸輪通過蝸輪軸和電動機處于旋轉狀態。所述蝸輪容納在殼體中。為了軸向支承蝸輪進而支承螺桿,各一個止動墊片在殼體中位于蝸輪的兩側。在一側上,旋轉螺桿驅動裝置通過螺桿螺母例如固定在機動車中。在另一側上,旋轉螺桿驅動裝置固定在殼體上。在發生碰撞的情況下,螺桿與蝸輪會撞擊兩個止動墊片其中之一。在此,殼體必須如此穩定地構造,從而使得來自止動墊片的力能夠經由殼體傳遞到固定點上進而傳遞到車輛上。這需要相對穩定的殼體結構。
    技術實現思路
    根據本專利技術的旋轉螺桿驅動裝置設有權利要求1所述的特征,兩個止動墊片直接通過螺栓與上一級結構、例如機動車相連接。所述殼體自身因此在發生碰撞時不接受力。這使得殼體能夠非常成本低廉并且結構簡單地構造。該優點通過根據本專利技術的旋轉螺桿驅動裝置來實現,是旋轉螺桿驅動裝置包括螺桿、不可相對轉動地固定在所述螺桿上的蝸輪以及容納所述蝸輪的殼體。蝸輪軸位于所述殼體本身中或者法蘭連接到所述殼體上,所述蝸輪軸使得蝸輪進而使得螺桿處于旋轉狀態。此處,蝸輪軸通過電動機進行驅動。在殼體中安裝有止動元件。在所述止動元件上構造有第一止動墊片和第二止動墊片。兩個止動墊片如此布置在殼體中,從而在發生碰撞時,所述止動墊片分別形成螺桿或者蝸輪的軸向止擋。在止動元件中構造有第一螺栓容納部。在殼體中構造有與第一螺栓容納部對中心的第二螺栓容納部。整個螺栓能夠穿過兩個螺栓容納部延伸。通過該螺栓,旋轉螺桿驅動裝置與上一級結構、例如與機動車連接。通過止動元件,力直接從兩個止動墊片傳遞至螺栓。所述殼體形成基本的支承位置。止動墊片僅在碰撞過程中用于支承。從屬權利要求示出了本專利技術的優選的改進方案。所述旋轉螺桿驅動裝置優選包括螺栓,所述螺栓延伸穿過兩個螺栓容納部。第一螺栓容納部包括至少一個具有第一直徑的第一孔。所述螺栓具有第二直徑,其中第一直徑略稍大于第二直徑。由此止動元件沿螺栓的徑向方向具有間隙。在殼體中的第二螺栓容納部優選具有與螺栓相同的直徑,從而使得螺栓牢固地安裝在殼體中。兩個止動墊片如此布置在殼體中,從而在旋轉螺桿驅動裝置的正常運行中,所述止動墊片貼靠在殼體中的止擋上。只有在出現相應較大負載的情況下,力才從止動元件直接傳遞至螺栓。此外優選規定,所述螺栓能夠垂直于螺桿的縱軸線安裝到兩個螺栓容納部中。因此螺栓垂直于所述螺桿放置。第一止動墊片優選具有中間的凹部。螺桿延伸穿過該凹部。第二止動墊片優選布置在螺桿的軸向端部上。此外優選規定,在螺桿的端側的軸向端部上集成有球體。該球體用作到第二止動墊片上的止擋。所述止動元件優選包括兩個平行支柱。所述兩個平行支柱相互間隔距離地從第一螺栓容納部延伸至第一止動墊片。此外優選規定,所述止動元件包括兩個另外的平行支柱,所述兩個另外的平行支柱從第一螺栓容納部延伸至第二止動墊片。所述止動元件優選一體式地制造。替代地也可以規定,所述止動元件由至少兩個部件共同組成。在第一部件中構造有第一止動墊片。在第二部件中構造有第二止動墊片。兩個部件分別具有至少一個第一螺栓容納部。在正常的工作運行的情況下,第一止動墊片支撐在殼體上。在發生碰撞時,在拉應力的作用下,直接的力流通過第一止動墊片傳遞至螺栓或者說沿相反的方向由螺栓傳遞至止動元件。力流從第一止動墊片通過蝸輪傳遞至螺桿,進而傳遞至螺桿螺母。殼體在此盡可能地保持未加載荷。理想的狀況是僅在發生碰撞時才產生該直接的力流,因此有利的是,第一螺栓容納部的第一直徑大于螺栓的外直徑。對于壓應力來說進而在第二止動墊片上止擋蝸輪時會產生類似的力流。在這種情況下,在碰撞時在螺栓和第二止擋墊片之間也存在直接連接,從而可以避免殼體的過載。附圖說明接下來參考附圖對本專利技術的實施例進行詳細說明。其中:圖1是根據本專利技術的一種實施例的旋轉螺桿驅動裝置的截面圖;圖2是根據圖1所示的細節圖;并且圖3和圖4是根據本專利技術的實施例的旋轉螺桿驅動裝置的止動元件的不同視圖。具體實施方式接下來根據圖1至圖4對旋轉螺桿驅動裝置1的一種實施例進行說明。旋轉螺桿驅動裝置1包括螺桿2(也稱作螺紋桿)。在所述螺桿2上安裝有可移動的螺桿螺母(未示出)。螺桿2沿縱軸線3延伸。在螺桿2的在圖1中示出的軸向端部上不可相對轉動地布置有蝸輪4。所述蝸輪4由殼體5包圍。蝸輪軸位于殼體5中或者法蘭連接到殼體5上,所述蝸輪軸使得蝸輪4處于旋轉狀態。在殼體5中安裝有止動元件6。所述止動元件6是獨立的、與殼體5無關地制造的部件。所述止動元件6在示出的實施例中由第一部件7、第二部件8和連接件9共同組成。所述連接件9可以是兩個部件7、8其中之一的整體的組成部分。此外,包括兩個部件7、8以及連接件9的整個止動元件也可以制造為一體式的部件。在第一部件7上構造有第一止動墊片11。在第二部件8上構造有第二止動墊片12。圖2示出了在圖1中以II.標識的細節部。止動元件6和殼體5對稱地設計,從而使得細部II.以相應的方式在下方的區域中實現。如圖2所示,在止動元件6中構造第一螺栓容納部13。所述第一部件7具有兩個平行支柱21。所述兩個平行支柱21從第一螺栓容納部13延伸至第一止動墊片11。與之相類似地,所述第二部件8也包括兩個另外的平行支柱23。所述另外的平行支柱23在較短距離上從第一螺栓容納部13延伸至第二止動墊片12。在示出的實施例中,第一螺栓容納部13包括四個貫通孔14:在第一部件7中構造有兩個貫通孔14。同樣在第二部件8中構造有兩個貫通孔14。所述貫通孔14具有第一直徑16。在殼體中構造有第二螺栓容納部15。所述第二螺栓容納部15在殼體5中包括兩個對置的貫通孔。所述第二螺栓容納部15具有第二直徑17。螺栓10插入到兩個螺栓容納部13、15中。所述螺栓10用作與上一級結構、例如機動車的連接位置。螺栓10同樣具有第二直徑17。由此螺栓10牢固地安裝在第二螺栓容納部15中。由于第一直徑16與第二直徑17之間的差異,止動元件6沿螺栓10的徑向方向具有一定的間隙。圖1示出,在殼體5中存在止擋19。在第一止動墊片11與殼體5之間的彈簧18用于將所述第一止動墊片11支承在蝸輪4上。在正常運行中,作用到第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旋轉螺桿驅動裝置

    【技術保護點】
    旋轉螺桿驅動裝置(1)、尤其是用于車輛中的調節裝置的旋轉螺桿驅動裝置,所述旋轉螺桿驅動裝置包括:?螺桿(2);?與所述螺桿(2)不可相對轉動地連接的蝸輪(4);?容納所述蝸輪(4)的殼體(5);?安裝到所述殼體(5)中的止動元件(6);?構造在所述止動元件(6)上的第一止動墊片(11),所述第一止動墊片在所述蝸輪(4)的第一側面上用作所述蝸輪(4)或者所述螺桿(2)的軸向止擋;?構造在所述止動元件(6)上的第二止動墊片(12),所述第二止動墊片在所述蝸輪(4)的第二側面上用作所述蝸輪(4)或者所述螺桿(2)的軸向止擋;?其中在所述止動元件(6)中構造有第一螺栓容納部(13);以及?其中在所述殼體(5)中構造有與所述第一螺栓容納部(13)對中心的第二螺栓容納部(15)。

    【技術特征摘要】
    2012.10.26 DE 102012219629.31.旋轉螺桿驅動裝置(1)、尤其是用于車輛中的調節裝置的旋轉螺桿驅動
    裝置,所述旋轉螺桿驅動裝置包括:
    -螺桿(2);
    -與所述螺桿(2)不可相對轉動地連接的蝸輪(4);
    -容納所述蝸輪(4)的殼體(5);
    -安裝到所述殼體(5)中的止動元件(6);
    -構造在所述止動元件(6)上的第一止動墊片(11),所述第一止動墊片
    在所述蝸輪(4)的第一側面上用作所述蝸輪(4)或者所述螺桿(2)的軸向止
    擋;
    -構造在所述止動元件(6)上的第二止動墊片(12),所述第二止動墊片
    在所述蝸輪(4)的第二側面上用作所述蝸輪(4)或者所述螺桿(2)的軸向止
    擋;
    -其中在所述止動元件(6)中構造有第一螺栓容納部(13);以及
    -其中在所述殼體(5)中構造有與所述第一螺栓容納部(13)對中心的第
    二螺栓容納部(15)。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旋轉螺桿驅動裝置,其特征在于螺栓(10),所述
    螺栓用于固定旋轉螺桿驅動裝置(1),其中所述螺栓(10)插入到所述第一螺
    栓容納部和第二螺栓容納部(13、15)中。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旋轉螺桿驅動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栓
    容納部(13)具有第一直徑(16),并且所述螺栓(10)具有第二直徑(17),
    其中所述第一直徑(16)大于所述第二直徑(17),從而所述止動元件(6)能
    夠徑向于所述螺栓(10)移動...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C·安格雷爾
    申請(專利權)人:羅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德國;DE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AV无码久久精品成人 | 国产精品无码无片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无码无卡在线观看久| 中文字幕无码日韩欧毛| 熟妇人妻系列av无码一区二区| 免费A级毛片无码视频|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蜜臀浪潮 | 成人年无码AV片在线观看| 东京热av人妻无码专区| 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果冻| 无码AV片在线观看免费| 精品人体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丰满乱子伦无码专| 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无码| 极品粉嫩嫩模大尺度无码视频 | 国产色综合久久无码有码| 亚洲综合久久精品无码色欲| 中文字幕有码无码AV| V一区无码内射国产| 国产精品白浆无码流出| 亚洲AV永久无码天堂影院|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无码| 一区二区三区人妻无码| 久久久人妻精品无码一区| 无码专区国产精品视频| 无码人妻精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久久久人妻无码|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 手机永久无码国产AV毛片| 无码精品久久久天天影视| 一本色道久久HEZYO无码| 永久免费av无码网站yy| 国产精品无码无卡在线播放| 国产做无码视频在线观看浪潮| 国产台湾无码AV片在线观看| 亚洲VA成无码人在线观看天堂|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秋霞2| 亚洲中文久久精品无码| 午夜福利无码不卡在线观看| 久久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