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秋播沙棗大田育種的方法,該技術主要包括播種前的整地開溝,采集種子并進行播種以及播種后的管理,在遵循沙棗秋播繁殖規律的基礎上,將新鮮采集的整顆沙棗果實進行播種,并且選擇現采現播的方式,省時省工,避開了果實攤曬、種子的淘洗保存、浸泡、催芽程序,提高了育苗的成活率。本發明專利技術對沙棗良種栽培選擇,改良沙棗林,增強治沙防沙化能力,實現沙棗的綜合利用,改善生態環境,提高經濟效益產生一定的積極作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植物育苗繁殖技術,具體涉及一種秋播沙棗大田育種的方法。
技術介紹
沙棗(Elaeagnus?angusti?folia?L.),屬胡頹子科胡頹子屬落葉喬木或灌木,是一種分布廣泛的沙生植物,主要分布在中國西北各省區和內蒙古西部。沙棗具有抗風沙、耐鹽堿、耐干早、耐嚴寒、耐高溫、耐瘠薄、造林成活率高、易管理等優點,是西北干旱地區營造防護林和條田林網化的主要苗木之一;此外,沙棗還是一種經濟型樹種,被廣泛應用于食品、藥物、飼料、家具、木材等方面,其枝、葉、花、果都具很大的開發利用價值,是一種集生態效益和經濟價值于一體的理想樹種。目前我國西部干旱地區,由于人類不合理的生產活動和脆弱的生態環境共同影響,沙塵暴、揚沙、土地退化等自然災害頻繁出現,沙棗作為防沙治沙、抑制土地退化的先鋒樹種,具有重要的生態價值??紤]到沙棗的經濟價值,將其開發成綠色食品,發展橫向產業,如蜂蜜、飼料、藥品等,對帶動地區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可見,合理推廣沙棗的種植,能夠實現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的共贏。沙棗繁殖分為種子繁殖和無性繁殖兩類,其中無性繁殖主要包括扦插繁殖和近些年開始應用的嫁接技術。沙棗種子具有易采集、易保存、出芽率高等優點,并且從長時間尺度維護沙棗種群的完整性,理應推廣種子繁殖技術。
技術實現思路
鑒于上述,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秋播沙棗大田育種的方法。本方法對繁育沙棗優良品種,實現沙棗的綜合利用,改善生態環境、提高經濟效益具有重要意義。本專利技術是通過以下措施來實施的:一種秋播沙棗大田育種的方法,其步驟為:a)播種前準備:整地開溝:選擇地勢平坦、背風向陽、排水良好、土壤肥力優良的地塊,在育苗前要深翻、施足基肥,一般每畝地施農家肥3500kg?或二銨20kg,灌水350m3/畝;然后進行開溝,一般溝行距60?厘米,溝寬度為15cm,深度10cm,溝深3?厘米;b)播種方法:采集種子:要選擇生長健壯、無病蟲害、樹干較通直、果大飽滿的母樹,用手摘取或以竿擊落,布幕收集;播種方式:現采現播,將采集好的種子,順帶到育苗地進行播種,將沙棗的整顆果實進行播種,包括種子外面的果肉和果皮,并涂上防鼠藥;播種時間:待沙棗果實完全成熟后即可進行采種播種,最晚于11月份上旬入冬之前進行播種;播種:沙棗育苗采用大田式條播,在整好的地上用鋤開溝,把種子均勻灑在溝里,溝行距60厘米,播深3~5?厘米,每畝地下種34?~36千克;覆土:在撒好種的溝上覆土,然后用腳踩一遍;灌溉:播后及時灌冬水,灌水250m3~367m3/畝,以促使沙棗過冬;c)播種后管理:春灌:來年春天3月份,在土壤解凍之后進行春灌,灌水420m3~447m3/畝;免除地表土板結,造成出苗不齊;撥開厚土結皮:灌水一周后,在土厚的地方可以通過揭蓋的方式將厚土結皮撥開,提高出苗率;除草:翌年春季4月中下旬進行,種子萌芽后,在地面上噴霧33%的施田補乳油150~200ml或48%氟樂靈乳油120ml,兌水30~40kg,鋤地2遍;在苗出齊后進行松土、追肥、灌水、間苗與定苗、病蟲鼠害防治等后期的管護工作。本專利技術的優點和產生的有益效果是:操作簡單,沙棗育苗成活高,成本低。翌春的幼苗整齊、長勢健壯、須根發達。本專利技術選擇將沙棗的整顆果實一同進行播種,避免了果實攤曬、種子的淘洗保存、浸泡、催芽等在育苗過程中的繁瑣程序,提高了育苗的成活率,連帶的果肉會很好地保護沙棗種子不被蟲子吃掉和破壞,維持一個對種子保護的有效溫度,腐爛的果肉轉化成養分,促進沙棗幼苗的成長,并起到了催肥的作用。本專利技術選用現采現播的播種方式,較一般秋播方法省去了果實攤曬及保存的步驟,節省了時間,避免沙棗種子的貯藏發生的霉變和腐爛。具體實施方式一種秋播沙棗的種子繁殖技術,包括播種前的整地開溝、播種方法的選擇和播種后管理,具體步驟為:a)??????????????播種前準備:選地:育種地或苗圃應選擇在交通便利、地勢平坦、背風向陽、排水良好、土壤肥力優良的地塊。在育苗前要深翻、施足基肥,一般每畝地施農家肥3500kg?或二銨20kg,灌水350m3/畝;整地:采用機械或人工耙地,保證深耕30cm以下,而后拉線、打埂、作畦,要求整地到頭到邊,四周平齊,地面清潔無大坷垃,以達到土壤疏松、排水排氣良好、殺滅土壤中的病蟲源;開溝:溝的規模要求寬度15cm、深度10cm,一般行距60?厘米,溝深3?厘米;b)播種方法:采集種子:待中秋節過后,沙棗果實完全成熟,選擇生長健壯、無病蟲害、樹干較通直、果大飽滿的母樹即可用手摘取或以竿擊落,布帳收集;收集落到帳布上的種子,風揚、過篩,除去雜質,裝袋備用;播種時間:沙棗果實最晚于11月份入冬上旬之前進行播種;現采現播:將采集好的種子,涂上殺鼠酮,順便帶到育苗地,將沙棗的整顆果實進行播種;播種:沙棗育苗可用大田式條播,在整好的地上用鋤開溝,把種子均勻灑在溝里,行距60?厘米,播深3~5?厘米。為了合理用種并保證苗木密度適宜,每畝地下種35千克。覆土:在撒好種的溝上覆土,然后用腳踩一遍,覆土要均勻,覆土厚度不宜超過5?厘米;灌溉:播后及時灌冬水,灌水250m3~367m3/畝,以促使沙棗過冬;灌水時注意水要小而平緩,以防止造成土層春季的板結;c)育種管理:春灌:來年春天3月份,在土壤解凍之后進行春灌,灌水420m3~447m3/畝;免除地表土板結,造成出苗不齊;去除土結皮:灌水一周后,沙棗種子便會頂芽,在土厚的地方可以通過揭蓋的方式將厚土結皮撥開,提高出苗率,除草:翌年春季4月中下旬進行,種子萌芽后,在地面上噴霧150~200ml?、33%的施田補乳油或120ml?、48%氟樂靈乳油,兌水30~40kg,鋤地2遍;在苗出齊后進行松土、追肥,每畝地施農家肥2000kg?或尿素25kg,灌水480m3~520m3/畝、間苗與定苗,苗間距為25?厘米以及病蟲鼠害防治等后期的管護工作。本專利技術自2002年至今被內蒙古阿拉善盟額濟納旗林業工作站采用,實驗結果表明,實施期間內育苗成活率達到了70%以上,從而為保證沙棗資源的永續性和品種的優良性提出了一種新的播種方法。本專利技術通過對沙棗育苗繁殖技術的試驗,對沙棗良種栽培選擇,改良沙棗林,增強沙棗林治沙防沙化能力,實現沙棗的綜合利用,改善生態環境,提高經濟效益具有極大的重要意義。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秋播沙棗大田育種的方法,其步驟為:a)播種前準備:整地開溝:選擇地勢平坦、背風向陽、排水良好、土壤肥力優良的地塊,在育苗前要深翻、施足基肥,一般每畝地施農家肥3500kg?或二銨20kg,灌水350m3/畝;然后進行開溝,一般溝行距60?厘米,溝寬度為15cm、深度10cm,溝深3?厘米;b)播種方法:采集種子:要選擇生長健壯、無病蟲害、樹干較通直、果大飽滿的母樹,用手摘取或以竿擊落,布幕收集;播種方式:現采現播,將采集好的種子,順便帶到育苗地進行播種,將沙棗的整顆果實進行播種,包括種子外面的果肉和果皮,并涂上防鼠藥;播種時間:待沙棗果實完全成熟后即可進行采種播種,最晚于11月份上旬入冬之前進行播種;播種:沙棗育苗采用大田式條播,在整好的地上用鋤開溝,把種子均勻灑在溝里,溝行距60厘米,播深3~5?厘米,每畝地下種34?~36千克;覆土:在撒好種的溝上覆土,然后用腳踩一遍;灌溉:播后及時灌冬水,灌水250m3~367m3/畝,以促使沙棗過冬;c)播種后管理:春灌:來年春天3月份,在土壤解凍之后進行春灌,灌水420m3~447m3/畝;免除地表土板結,造成出苗不齊;撥開厚土結皮:灌水一周后,在土厚的地方可以通過揭蓋的方式將厚土結皮撥開,提高出苗率;除草:翌年春季4月中下旬進行,種子萌芽后,在地面上噴霧150~200ml?、33%的施田補乳油或120ml?、48%氟樂靈乳油,兌水30~40kg,鋤地2遍;在苗出齊后進行松土、追肥、灌水、間苗與定苗、病蟲鼠害防治等后期的管護工作。...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秋播沙棗大田育種的方法,其步驟為:
a)播種前準備:
整地開溝:選擇地勢平坦、背風向陽、排水良好、土壤肥力優良的地塊,在育苗前要深翻、施足基肥,一般每畝地施農家肥3500kg?或二銨20kg,灌水350m3/畝;然后進行開溝,一般溝行距60?厘米,溝寬度為15cm、深度10cm,溝深3?厘米;
b)播種方法:
采集種子:要選擇生長健壯、無病蟲害、樹干較通直、果大飽滿的母樹,用手摘取或以竿擊落,布幕收集;
播種方式:現采現播,將采集好的種子,順便帶到育苗地進行播種,將沙棗的整顆果實進行播種,包括種子外面的果肉和果皮,并涂上防鼠藥;
播種時間:待沙棗果實完全成熟后即可進行采種播種,最晚于11月份上旬入冬之前進行播種;
播種:沙棗育苗采用大田式條播,在整好的地...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建國,馮起,司建華,楊雪琴,楊凱年,
申請(專利權)人: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