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菹草單節莖段的快速擴繁方法,步驟是:(1)野外取材:選取淺水濕地內長勢較好的菹草群落,用工具采集無病蟲害的菹草莖;(2)挑選莖段:將野外取回的莖用自來水沖洗干凈,用剪刀將莖剪成帶有一個完整節間的莖段;(3)浸泡生根粉溶液:將剪的莖段投入生根粉溶液中浸泡;(4)基質配制:將細沙用自來水洗干凈備用;(5)培養器皿準備:將培養基質平鋪在培養器皿上;(6)栽培:將選好的莖段垂直插入基質;(7)培養:每天加一次水,水量以保持覆蓋莖段頂端2-3cm;(8)移栽:將植株從基質中取出,移栽于自然水體中。方法易行,操作簡便,擴繁周期短(20天左右),分枝率達95%以上,生根率90%以上,移栽成活率達95%。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生物
,具體涉及一種菹草的莖段的快速擴繁方法,它適用于濕地恢復、人工濕地和水產基地建設對大量優質菹草種苗的需求。
技術介紹
菹草(Potamogeton crispus L.),別名蝦藻、蝦草、麥黃草等,在中國大部分地區都有分布,多年生沉水草本植物。生于池塘、湖泊、溪流中,靜水池塘或溝渠中較多,水體多呈微酸或中性,菹草莖扁圓形,具有分枝。葉披針形,先端鈍圓,葉緣波狀并具鋸齒。具葉托,無葉柄。花序穗狀。秋季發芽,冬春生長,4-5月開花結果,夏季6月后逐漸衰退腐爛,同時形成鱗枝(冬芽)以度過不適環境。冬芽堅硬,邊緣具有齒,形如松果,在水溫適宜時在開始萌發生長。葉條形,無柄。花果期4-7月。 可作綠肥并可凈化水質。菹草莖近圓柱形,莖稍扁,多分枝,近基部常匍匐于地面,于節處生出疏或稍密的根須,葉條形,莖長且節多。已有研究表明,菹草在增加乳牛泌乳量和乳脂率、家禽產蛋率、孵化率及種蛋受精率方面都有明顯效果,還可直接供飼魚類, 它是草魚、團頭魴、長春鳊等魚類喜食的青綠飼料,而且菹草對重金屬有較高的富集能力,用含鋅混合廢水栽培一個月左右,體內含鋅量超過原來含鋅量的8倍,菹草對砷的凈化能力更強,在含砷酸氫二鉀混合廢水栽培下,菹草體內的含砷量可超過原來含砷量的16倍。隨著長江中下游退田還湖還濕、濕地生態修復、人工濕地、濕地公園建設等工程的實施,對菹草種苗的需求越來越迫切。然而,在自然條件下,菹草主要通過石芽繁殖,由莖上生出的分枝極少。采用湖泊、溝渠中打撈石芽的方法進行生態修復、濕地公園建設等不僅費力費時,且對當地濕地生態系統的破壞極大。因此,專利技術一種能夠快速、高效擴繁方法提供大量優質菹草種苗是必要的。經中國專利網與相關論文網站檢索,發現目前已經有一些關于菹草繁殖技術的報道,如柴夏等在“一種菹草扦插繁殖方法”(申請公布號CN 102450149 A)提到用扦插的方法進行育苗;楊劭等在“菹草種苗快速繁殖的方法”(申請公布號CN 1742563)提到菹草的組織培養、種苗培養等技術。 但需要準備的材料比較多、且步驟較為繁瑣,對于一般人來說難以理解和掌握。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種菹草單節莖段的快速擴繁方法,方法易行,操作簡便,本專利技術方法擴繁周期短(20天左右),生根率達90%,分枝率達95%,移栽成活率達95%。通過此方法能夠快速提供大量優質菹草種苗,且成本低,可在短期內獲得大量優質菹草幼苗,滿足濕地生態恢復、濕地公園、人工濕地、水產基地等建設的需要。為了實現上述的目的,本專利技術采用以下技術措施:一種菹草的單節莖段快速擴繁方法,其步驟是:(1)野外取材:選取80-150cm淺水濕地中長勢較好的菹草群落,采集無病蟲害的菹草莖,小心放入盛有10-20cm水深的桶中,使莖浸泡于水中而保持濕潤狀態。(2)挑選莖段:將野外采來的菹草莖用自來水沖洗2-3遍,清除表面泥土以及附著物。用剪刀將長的莖剪成長度為3-4cm的莖段,并保證每個莖段有一個完整的節間。(3)浸泡生根粉溶液:將剪好的菹草莖段置于2 g/L的生根粉溶液(將2g生根粉溶解于1L自來水中)中浸泡2小時。所述的生根粉主要成分是90%的萘乙酸原粉,剩余10%為滑石粉,做填充劑用。(4)準備培養基質:將直徑0.5-1mm的細沙用自來水洗干凈,備用。上述的培養基質是指代替土壤為植物提供機械支持的固體介質,無營養,PH呈中性,對實驗無影響。(5)培養器皿準備:將培養器皿置于溫室中,將培養基質平鋪于培養器皿上,厚度為3-4cm,然后加入自來水控制水位在10-15cm。(6)栽培:將選好的莖段垂直插入基質(深度0.8-1.1 cm),使菹草莖段垂直固定于基質上,保證菹草莖都在水中。將培養器皿置于溫室內,室溫設置為20-23℃,光照強度為2000-4000lux ,光照時間為10-12h/天。(7)培育:每天補充一次水量,水量以保持覆蓋莖段頂端2-3cm。加水時水流不宜過大,以免沖刷基質造成莖段漂浮外露于水面。6-8天后節上生根并產生新分枝,2周內分枝率達95%以上,生根率達90%以上,平均每個分枝上長出5-10片新葉。(8)移栽:3周后莖段上長出2-3個分枝,每個分枝5-10片葉,莖節及新分枝上生根,將植株從基質中取出,移栽于自然水體(湖泊、池塘、溝渠等)中。本專利技術建立了一個快速擴繁菹草的技術體系,本專利技術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和效果:(1)菹草廣泛分布于淺水湖泊、池塘、溝渠等水域,原材料多且容易獲??;(2)分枝生根周期短,從培養到移栽僅需20天左右;(3)莖段分枝率高,達到95%,生根率也同樣高達90%;(4)分枝上葉片數較多,平均每個分枝葉片數高達5-10片;(3)移栽成活率高,為95%;(4)需準備的材料少且市場易買到,成本低,且技術易掌握,可用于規?;a種苗。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實施例進一步說明本專利技術,而不是限制本專利技術實施例1:一種菹草單節莖段的快速擴繁方法,其步驟是:1. 野外取材:取80或100或130或150cm淺水濕地中的菹草群落,選取洞庭湖濕地內長勢較好的菹草群落,用鐮刀等工具割取漂浮于水體中的菹草莖段,挑選其中無病蟲害的莖段,放入已準備好的塑料桶中,放入盛有10或14或17或20cm水深的桶中,在其中加入少量湖水(根據塑料桶的大小而定),使菹草浸泡于水中保持濕潤狀態。2. 挑選莖段:將野外采來的菹草根莖用自來水沖洗2或3遍,清除表面泥土以及附著物。用剪刀將長的莖剪成長度為3或4cm的莖段,并保證每個莖段有一個完整的節間。3. 浸泡生根粉溶液:將剪好的菹草莖段置于2 g/L的生根粉溶液(將2g生根粉溶解于1L自來水中)中浸泡110或115或120或125或130分鐘,取出備用。所述的生根粉主要成分是90%的萘乙酸原粉, 剩余10%為滑石粉,做填充劑用。4. 培養器皿準備:將0.5或0.8或1mm的石英砂細沙用自來水洗干凈當做基質使用,這種固體基質疏松透氣,有利于菹草固定扎根,并且在移栽時容易取出,將洗好的石英砂細沙平鋪于培養器皿上,厚度為3或4或5cm,加入自來水控制水位在10cm。然后將準備好的菹草莖段垂直輕輕插入石英砂細沙中(深度0.8或1或1.1 cm),將培養器皿置于溫室中,室溫設置為20或21或22或23℃,光照強度為2000或3000或4000lux ,光照時間為10或11或12h/天。5. 培育:每天補充一次水量,加水量以保持覆蓋根莖段頂端2或3cm。澆水時水流不宜過大,以免沖刷基質造成莖段漂浮外露于水面。6或7或8天后節上生根并產生新分枝,2周內分枝率達95%以上,分枝長3-8cm,生根率90%以上,根長2-5cm。6. 移栽:3周后莖上達到2或3個分枝,每個分枝6或7或8片葉,新分枝上生根,此時可將植株從基質中取出,移栽于池塘中,成活率達95%。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菹草單節莖段的快速擴繁方法,其步驟是:(1)野外取材:選取淺水濕地中的菹草群落,采集無病蟲害的菹草莖,放入盛有10?20cm深水的桶中,使莖浸泡于水中而保持濕潤狀態;(2)挑選莖段:將野外采來的菹草莖用自來水沖洗2-3遍,清除表面泥土以及附著物,用剪刀將長的莖剪成長度為3-4cm的莖段,并保證每個莖段有一個完整的節間;(3)浸泡生根粉溶液:將剪好的菹草莖段置于2?g/L的生根粉溶液中:2g生根粉溶解于1L自來水中浸泡110-130分鐘,取出備用;所述的生根粉成分是90%的萘乙酸原粉,10%為滑石粉;(4)準備培養基質:將直徑為0.5-1mm的細沙用自來水洗干凈,備用;上述的培養基質是指代替土壤為植物提供機械支持的固體介質,無營養,PH呈中性,對實驗無影響;(5)培養器皿準備:將培養器皿置于溫室中,將培養基質平鋪于培養器皿上,厚度為3-4cm,然后加入自來水控制水位在10-15cm;(6)栽培:將選好的莖段垂直插入基質:深度0.8-1.1?cm,使菹草莖段垂直固定于基質上,保證莖都在水中;將培養器皿置于溫室內,室溫設置為20-23℃,光照強度為2000-4000lux?,光照時間為10-12h/天;(7)培育:每天補充一次水量,水量以保持覆蓋莖段頂端2-3cm,加水時水流不過大,以免沖刷基質造成莖段漂浮外露于水面,6-8天后節上生根并產生新分枝,2周內分枝率達95%,生根率達90%,平均每個分枝上長出5-10片新葉;(8)移栽:3周后莖段上長出2-3個分枝,每個分枝5-10片葉,莖節及新分枝上生根,將植株從基質中取出,移栽于自然水體中。...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菹草單節莖段的快速擴繁方法,其步驟是:(1)野外取材:選取淺水濕地中的菹草群落,采集無病蟲害的菹草莖,放入盛有10-20cm深水的桶中,使莖浸泡于水中而保持濕潤狀態;(2)挑選莖段:將野外采來的菹草莖用自來水沖洗2-3遍,清除表面泥土以及附著物,用剪刀將長的莖剪成長度為3-4cm的莖段,并保證每個莖段有一個完整的節間;(3)浸泡生根粉溶液:將剪好的菹草莖段置于2 g/L的生根粉溶液中:2g生根粉溶解于1L自來水中浸泡110-130分鐘,取出備用;所述的生根粉成分是90%的萘乙酸原粉,10%為滑石粉;(4)準備培養基質:將直徑為0.5-1mm的細沙用自來水洗干凈,備用;上述的培養基質是指代替土壤為植物提供機械支持的固體介質,無營養,PH呈中性,對實驗無影響;(5)培養...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吳超,謝永宏,陳心勝,侯志勇,鄧正苗,趙啟鴻,
申請(專利權)人: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湖南;4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